教之行

“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听课体会

发布日期:2012-02-28   来源:   
<FONT size=3>&nbsp;&nbsp;&nbsp; 12月14日,魏国娟和张华瑛两位老师同上《马鹿有情》一课,真叫人大开眼界,获益匪浅!两位老师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风格,特别是每节课的导入,使我真正感受到语文教学艺术的魅力,感受到了同课异构的美妙。 <BR>&nbsp;&nbsp;&nbsp; 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同课异构的好处就是能够让不同的老师面对同样的教材,进行不同的处理,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场面。 <BR>魏国娟和张华瑛两位老师就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对教学环节的安排进行了别开生面的设置。一是考虑到在处理教学环节时的时间安排,二是这样处理能让学生对文本产生期待,产生猜测,能让学生更容易走进文本,探索文本,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对文章内容产生兴趣。在教学环节设置上,魏国娟和张华瑛老师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进行了大胆的创新。魏老师先以图片“马鹿母子团聚”入手,再让学生体会马鹿有情,从中体会文章的主旨来设置教学环节,但是魏老师别出心裁,把“看了母子团聚这情景有什么感受”问题提出来,再请学生精读课文。而张华瑛老师让学生听一段凄惨的叫声入手,“听了这一叫声,你感觉到什么?当时发生里什么事?”问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走入情境,走入文本里马鹿的内心世界。 <BR>&nbsp;&nbsp;&nbsp; 阅读文章时,师生之间是平等的,文本与学生是零距离的。学生带着个性化的体验,多角度地诠释了文本的内含。最后在学生理解马鹿有情时,由于原来已经形成的独特阅读体验,学生情感的抒发自然水到渠成了。 <BR>&nbsp;&nbsp;&nbsp; 为学生的学习导向、导法、导练、导学,以民主的教风和循循善诱的技巧,把学生引到一种想学、爱学、会学的境地,两位老师这节课的教学正体现了这些教育理念,也值得我去好好地学习。 </FONT>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