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之行

同课异构 百花齐放

发布日期:2012-02-28   来源:   
<FONT size=3>&nbsp;&nbsp;&nbsp; 本学期,我校进行了“同课异构——同一教材教出不同趣味”专题教研活动。刚开始,我不知道“同课异构”是怎么回事,后来仔细想了想,可能就是相同的教材,由不同的教师在不同的班级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执教的一种教学形式。其目的我想是让不同教师通过不同的构思,充分展示自己的实力,彰显自己的个性化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魏教导和张华瑛老师的《马鹿有情》一课,更让我深刻地领会到这种教学形式的独特魅力。 <BR>&nbsp;&nbsp;&nbsp; 魏教导的《马鹿有情》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情感碰撞。魏老师紧扣住马鹿三次不同的叫声“凄惨、低沉、柔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动物间感人的母子之情。课堂上,魏老师注重的是读、说,以“读”贯穿始终,通过朗读来体会马鹿的母子情,并通过三次读说结合让学生领悟这份情感,使之升华。而魏老师精心设计的导语,宛如一句句动听的诗歌,富有激情。学生在读、说的过程中,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学生自然就感悟到了“天底下最伟大的是母爱”。 <BR>&nbsp;&nbsp;&nbsp; 张老师上课的主线很清楚,主要以马鹿发出各种声音为“导火线”有序展开。张老师先让学生分辨两种不同的鹿鸣声(欢快、凄惨),让学生展开想像说话,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在分析第七小节中,老师抓住了这里大马鹿的鸣叫声问:“它的叫声你听懂了吗?想像它在说什么?”在学生的想像说话中让大家感悟到大马鹿为了救孩子,已经竭尽全力了。文中还出现当“我”攀到井底把小马鹿抱出井口,母子团聚时它发出了柔和的声音叫着它的孩子,仿佛在说……同学们马上接上:“我的孩子,你终于获救了,别怕,快到妈妈这儿来!”“孩子,快过来,让妈妈担心死了,快依偎到妈妈怀里来!”值得一提的是学生通过看《鹿铃》片断,感受到母子团圆的真情。 <BR>&nbsp;&nbsp;&nbsp; 受其影响,我在教学一年级《10的分与合》这节课时,有意识地运用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效果。一班,我注重的是说,运用一首儿歌反复练说10的分与合;二班,我则是动手操作摆圆片,有序地说。经过比较,我发现多种形式的巩固训练和游戏强化渗透在一起,层次比较明显,内容比较的丰富,效果也更好。教学时,我以猜珠子的游戏展开,让学生“抓一抓,数一数”,然后猜出抓了几个珠子,提出数学问题,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突破了“有序地说10的分与合”后,我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巩固:可以由一个式子联想到另一个式子,一组一组地按顺序说,也可以把分成的第一个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说,还可以把分成的第一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学生不仅有序地分,并且能自己总结出对10的分与合有序记忆的方法,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BR>&nbsp;&nbsp;&nbsp; 我们经常说“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案,呈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从而形成了个性化的教学,给我们听课教师也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和感悟,我觉得这对我们提高教学水平是大有帮助的。 </FONT>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