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之行

巧用文本的想象空间

发布日期:2012-02-22   来源:   
<TABLE borderColor=#666666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1> <TBODY> <TR> <TD width=91> <P align=center>教 研 组 </P></TD> <TD vAlign=top width=193> <P>三年级 </P></TD> <TD width=95> <P align=center>教研组长 </P></TD> <TD vAlign=top width=192> <P>蒋励菁 </P></TD></TR> <TR> <TD width=91> <P align=center>教研时间 </P></TD> <TD vAlign=top width=193> <P>5 月份 </P></TD> <TD width=95> <P align=center>地 点 </P></TD> <TD vAlign=top width=192> <P>四川南路小学 </P></TD></TR> <TR> <TD width=91> <P align=center>主讲教师 </P></TD> <TD vAlign=top width=193> <P>蒋励菁 </P></TD> <TD width=95> <P>参加人员 </P></TD> <TD vAlign=top width=192> <P>蒋励菁 张英姿 魏国娟 </P></TD></TR> <TR> <TD width=91> <P align=center>研讨目的 </P></TD> <TD vAlign=top width=480 colSpan=3> <P align=left>优秀的文本都存在着很大的张力空间,存在着很多意义的未定点。发现这些点的空间,不仅可以唤起蕴藏在学生心中的丰富情感,更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将自己置身于课文创设的情景之中,起到促进课文深入感悟,加强语言训练的作用。 </P></TD></TR> <TR> <TD vAlign=middle width=91 align=center> <P align=center></P> <P align=center></P> <P align=center></P> <P align=center></P> <P align=center>研 </P> <P align=center></P> <P align=center>讨 </P> <P align=center></P> <P align=center>内 </P> <P align=center></P> <P align=center>容 </P> <P align=center></P> <P align=center></P> <P align=center></P> <P align=center></P> <P align=center></P> <P align=center></P> <P align=center></P></TD> <TD vAlign=top width=480 colSpan=3> <P align=left>利用文本想象空间,促进情感的共鸣 </P> <P align=left>&nbsp;&nbsp;&nbsp; 《杏儿熟了》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小作者在奶奶的教育下让邻居分享劳动成果的欢畅心情。课文以奶奶三次笑贯穿全文。课文的结尾写道:“打这回起,我每年都照奶奶的吩咐,把熟透了的杏儿分给小伙伴们吃。”我们可以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当我把熟透了的杏儿分给小伙伴们吃以后,奶奶又会怎么笑?会说些什么?同学们按照课文自身的逻辑,构想情节,不仅更深层次的理解了课文,而且在情感上再一次获得了共鸣,明白 了一个做人的道理 —— 有快乐,要与人共享。这样,你的快乐就会变得更快乐。 </P> <P align=left>二、 发挥文本想象空间,加强语言训练 <STRONG></STRONG></P> <P align=left>&nbsp;&nbsp;&nbsp; 《秘密》这课讲述了建筑师莱伊恩恪守自己为人的原则,不被外界压力所服,坚持自己的科学设计,并想出妙计对付市政府当局检验的故事。在教学中,可以抓住文本中的有关语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想象莱伊恩和权威人士之间对话,权威人士是怎样要求莱伊恩更改设计,莱伊恩是怎样回绝的,从莱伊恩的据理力争中感受他“恪守自己为人的原则,不被外界压力所服,坚持自己的科学设计”的精神,从而感悟到莱伊恩的“固执”并不是真正的固执,让学生感悟“固执”的真正内涵。 这样的训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还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巩固了语言文字的掌握。 </P> <P align=left>三、抓住文本想象空间,突破教学疑难点。 </P> <P align=left>&nbsp;&nbsp;&nbsp; 课文中“空白点”一般都是学生的疑点、难点,也是教学的重点或突破点,但有时它存在于浅显的句子中而往往为人所忽视。《邻家的星期四》一文中有两处描写小狗“汪比”的不同叫唤声,为何一次是“一个劲地”,一次是“欢快地”,文中没有写出来,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展开想象的填空:在庭院的木栅栏旁,小狗一个劲地叫唤,好像说:“ ”,后来,主人说:别忘了,明天是星期四。“汪比”又是一阵欢快的叫唤,似乎在说“ ”。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小狗“汪比”两处呼唤的不同含义,由狗及人,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体悟到文本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感受女主人的热情及澳洲人对星期四收垃圾事件的高度关注,真如文中所说的“为了这个星期四,连‘汪比' 都给动员起来了”。 </P></TD></TR></TBODY></TABLE>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