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3>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能让小学生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同时也能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而在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对课文中语感因素很强的语言文字不够敏感,反应迟钝。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不够全面,缺乏整体性。学生课堂上的发言内容肤浅,大多只限于对文章内容的表面认识,缺乏深入的理解和个人见解。因此,升入五年级我们着手对学生提高学生在阅读鉴赏中理解句子含义深刻的意义研究。 <BR> 我们深知在语文教学中,文本是使师生之间展开语文的首要凭借,也是核心材料,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更应该有着浓浓的“语文味”。如何让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上,提高阅读能力,必须要让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文语言,理解文字背后的广大空间,一年中具体从这几方面探讨。 <BR></FONT><FONT size=3><STRONG>1、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理解句子 <BR></STRONG> 抓住一句话中的关键性词语理解句子,这是阅读文章的基本方法之一。采用这种方法,首先要熟读句子,了解句子的基本内容,并在阅读中找出句子的关键词语。弄清关键词的本义及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从而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如《人生的开关》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吃了不该吃的会拉肚子的”我们可以抓住“不该吃的”、“会拉肚子”这句话既形象又朴素,出自一个贫穷人家的妇女之口,十分贴切。我们采用抓这两个关键词去理解句子。“不该吃的”指的当时我靠虚报冒领,用不诚实的方法赚来的不义之财,“会拉肚子”指的失信于张叔,丢失了诚实与尊严,结果会一无所有,伤及自身。词语的含义明白句子的深刻含义学生迎刃而解。 <BR><STRONG>2、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STRONG> <BR> 有些句子含义与上下文有着密切的联系,理解这种句子不能脱离语言环境,只有联系上下文,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课文的内在联系入手,才可以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明确该句在文中的作用。 <BR> 例如《人生的开关》一文中有一句哲人说的话:“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开关,轻轻一按,便把人带进光明或黑暗两种境界”。这句话含义更广更深,涉及到人生道路上的两难选择。为了让学生能更广阔的理解我们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来领会:1、“人生的开关”我小时候是听大毛的蛊惑去虚报冒领,昧心得利,还是如实记账,诚实挣钱的两难选择。2、“光明的境界”在文中指“我”按下了诚信的开关,我的诚实行为赢得了张叔的信任,攒足了上大学的钱,大学毕业后有了自己喜欢的工作,人生的道路十分顺畅,充满光明。3、“黑暗的境界”,在文中只是一种假设(因为“我”没有按下“贪心”的开关),如果听了大毛的蛊惑就会失去张叔的信任,失去工作,无法攒足上大学的钱,人生的道路就举止维艰。抓住了这一句,也就抓住了关键,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学生懂得要像那位农村青年一样认真走好每一步的做人的道理。 <BR><STRONG>3、引导学生学会揣摩和比较的方法。</STRONG> <BR> 学生在自读自悟时很容易忽视那些看起来很平淡的词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揣摩比较,挖掘其隐含意义。例如:教《林海》一课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这里的岭的确很多,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横着的,顺着的……”学生只感悟到这句是说,这里的岭数量很多,样式也多,却没有学生圈画“点儿”。在课堂交流时,我就读了这样的一个句子——“这里的岭的确很多,高的,矮的,长的,短的……”学生一听就发现了“点儿”在表达时的作用。有的说,有了“点儿”说明这里的岭虽然很多,但是高、矮、长、短区别都不大,让人明白了大兴安岭为什么看起来是温柔的。有的说,有了“点儿”还能看出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足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用词的讲究,而且也引导学生在以后的自读自悟中,要去细心发现那些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进行深思体会。 <BR> 同学们在学习中要学会掌握理解句子的步骤、方法,在阅读文章时多加练习运用,时间长了,阅读理解的多了,他们理解句子的能力就会慢慢提高了,同时也提高学生在阅读鉴赏中理解句子含义深刻的意义。 <BR>(1)学生在课堂上状态积极,思维活跃,对课文内容,学生们总会有不同问题提出;他们还经常挑战权威,对作者、对教师质疑,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和闯劲。 <BR>(2)学生初步养成了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课题实验几个月后,对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养成了主动预习的习惯,每个学生都有一本提问本,上面记下了他们预习课文时查找的资料,自读自悟的所得,以及不懂的疑难问题。学生们学会了在课本上写写画画,批注评点,许多学生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不少学生还主动地把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拓展,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紧密地结合起来,丰富了阅读积累,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素质。 <BR> 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变革教学方式,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备课时考虑的更多是学生会提什么问题,学生会有哪些理解,学生会在哪些地方不明白,的的确确做到了蹲下身子来看学生。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平等对话中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还要有灵活的教学机智,善于把握时机,把课堂引入最佳境界,努力实践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协助者、促进者。 </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