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例研究记录表
活动小组 名 称 |
综合组 |
活动日期 |
2007.12.21 |
活动地点 |
综合组 | |
活动形式 |
小组交流 |
活动人数 |
10 |
填表人 |
柳逸 | |
活动主题:民族精神在美术课中的渗透 | ||||||
主要内容 |
背景:手工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手工教学能促进学生眼明手巧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耐心、细致、整洁、有计划的工作习惯,训练技能技巧,从而继承和发扬我国源远流长和丰富、珍贵的民族艺术传统。在手工课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美化生活的能力,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这对于今后学生参加创造性劳动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民间剪纸这一课通过对教材的内容的分析,考虑剪纸在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和思想教育。怎样开发智力和提高创造能力。本课哪些部分知识属于旧知识,如边角图案、花边图案,通过这课进行巩固。哪些是本课学习新知识、重点、难点,使学生掌握哪些技能、技巧(设计、折、剪、刻)。 教学目的: 1、巩固和复习剪纸的有关知识技巧。 2、学会用剪刀进行造型的技法和基本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欣赏剪纸,自己动手剪出活泼生动的作品来美化生活,继承我过丰富多彩的民间剪纸传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品 (二)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欣赏了许多民间剪纸作品,这节课我们学习民间剪纸——窗花。 (三)讲授新课 1、启发学生什么时候贴窗花。 2、欣赏教师剪的窗花和窗花中的各种图案。 3、分析窗花内容、构图、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 4、演示、讲解制作方法。 A:确定制作内容; b:设计结构 c:画、剪、刻,学生理解的步骤可让学生到前边来做,教师边做边演示、讲解较难的步骤。 | |||||
备注:此表一次活动填写一张,可A4纸附页。
教学课例研究记录表
活动小组 名 称 |
综合组 |
活动日期 |
2008.1.4 |
活动地点 |
副课组 | |
活动形式 |
组内交流 |
活动人数 |
10 |
填表人 |
吴晶 | |
活动主题 :在信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 ||||||
主要内容 |
我们都知道民族精神是学生思想道德之根,生命教育是学生健全健康人格之本。课堂教学作为贯彻落实“两纲”教育的主渠道,如何更好的探索两者的结合点,使两纲精神无痕渗透在教学中,是摆在我们每一个老师面前的一个研究课题。 借助背景,进行渗透 现行的信息技术教材中没有现成的德育内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德育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在信息技术中德育渗透,首先要从教材实际及学科特点出发,附着于平时知识的讲授或在上机的训练中。因此在教学中,根据课程内容适当地添加一些背景,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信息技术内容的理解,而且能让学生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案例:在讲授《自选图形的图片填充》一课时,有这样一个片段:在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背景下欣赏图文并茂的古诗词。首先出示了一张《饮湖上初晴后雨》的长方形图,配上缓缓流淌而出的诗词朗诵,让学生们感受到这首诗带来的意境: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 师:看了这张图片,听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突出的感受吗? 生:作者写得太美了。 师:是写得太美了吗? 生:西湖的风景太美了,作者又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了。 师:对,是西湖风景美,作者又把自己观察到的景象用优美的语句表达出来了。而我们啊,还可以用信息技术从更多的角度来展现它的美呢! 出示几张《饮湖上初晴后雨》不同造型的图,有椭圆形、太阳形、水波形等等。 生:哇,太棒了。 师:诗人用这么美的语言表达了他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那你们有没有什么方法来表达一下呢? 生:用信息技术知识来试试看。 …… 这里,所提出的5个问题使学生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美——风景美——语言美——用信息技术知识展现美——热爱祖国”的思想迅速升华的过程,体现了信息技术教育中知识传授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和谐美。通过一张图的不同造型之间进行比较,区别它们的差异,并引导学生尝试去探究,从而引出自选图形的图片填充功能。著名教育学家斯宾塞曾说:“要尽量使儿童在快乐中掌握知识,使求知成为愉快的而非苦恼的事。”的确,在这样一个诗意盎然的背景下,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热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通过想象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情感空间翱翔,学生在头脑中已经构成一幅幅意境优美的画面,形成一种内化的情感力量,撩拨撞击学生的心弦,诱发他们深厚的情感体验,在不知不觉将德育渗透于快乐学习中。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我们经常怀着无限的赞美和敬畏心来看待的东西有二:一个是高悬在上空的星斗灿烂的天空;另一个是内心的道德规律。”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应当积极探索与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挖掘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认真、积极地进行德育渗透,使之成为学生求知、成长的动力。在实践中,我们也逐步看到点点滴滴的德育渗透在学生身上产生了可喜的变化,上机练习的时候更加遵守机房的规则了,在学校里遇到老师更有礼貌了,对待老师交待的任务更有责任心了……,这一切变化发生在学生的身上,喜在老师的眼里。 | |||||
备注:此表一次活动填写一张,可A4纸附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