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之行

综合组案例实例

发布日期:2012-02-10   来源:   

教学课例研究记录表

活动小组

   

综合组

活动日期

20071221

活动地点

综合组

活动形式

小组交流

活动人数

10

填表人

柳逸

活动主题:民族精神在美术课中的渗透

主要内容

背景:手工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手工教学能促进学生眼明手巧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耐心、细致、整洁、有计划的工作习惯,训练技能技巧,从而继承和发扬我国源远流长和丰富、珍贵的民族艺术传统。在手工课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美化生活的能力,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这对于今后学生参加创造性劳动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民间剪纸一课通过对教材的内容分析考虑剪纸在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和思想教育。怎样开发智力和提高创造能力。本课哪些部分知识属于旧知识,如边角图案、花边图案,通过这课进行巩固。哪些是本课学习新知识、重点、难点,使学生掌握哪些技能、技巧(设计、折、剪、刻)。

教学目的:

1、巩固和复习剪纸的有关知识技巧。

2、学会用剪刀进行造型的技法和基本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欣赏剪纸,自己动手剪出活泼生动的作品来美化生活,继承我过丰富多彩的民间剪纸传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品

(二)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欣赏了许多民间剪纸作品,这节课我们学习民间剪纸——窗花。

(三)讲授新课

1、启发学生什么时候贴窗花

2、欣赏教师剪的窗花窗花中的各种图案。

3、分析窗花内容、构图、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

4、演示、讲解制作方法。

A:确定制作内容;

b:设计结构

c:画、剪、刻,学生理解的步骤可让学生到前边来做,教师边做边演示、讲解较难的步骤。
(三)学生制作,教师放音乐,桌间巡视指导,着重辅导接受能力差的学生。
(四)作品评析:同桌、前后桌相互欣赏,选作品挂到黑板上让学生评价、欣赏谁的窗花剪得好,鼓励学生继续创作更好更美的剪纸作品。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亲手创造出一张张色彩鲜艳、图案新颖的窗花,每幅剪纸就象一首民歌,凝结着同学们美好的向往。这些作品体现了同学的创造能力。学会了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来美化生活。手工课教学培养了学生丰富的艺术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养成了自己动手、认真工作、勤奋学习的习惯剪纸是我国优秀的文化艺术遗产,具有民族特色,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爱祖国、爱文化精神,树立继承民间艺术传统的好思想使传统的文化艺术得到继承和发展。通过学生欣赏栩栩如生,鲜艳美丽的窗花,引导学生感受美,使形象感和美感联系起来。使学生不但懂得美术知识,而且通过窗花制作的实践还能掌握一定的设计和剪刻的技能,培养学生眼、脑、手的协调运用。

备注:此表一次活动填写一张,可A4纸附页。

 

教学课例研究记录表

活动小组

   

综合组

活动日期

200814

活动地点

副课组

活动形式

组内交流

活动人数

10

填表人

吴晶

活动主题 :在信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主要内容

我们都知道民族精神是学生思想道德之根,生命教育是学生健全健康人格之本。课堂教学作为贯彻落实“两纲”教育的主渠道,如何更好的探索两者的结合点,使两纲精神无痕渗透在教学中,是摆在我们每一个老师面前的一个研究课题。

   借助背景,进行渗透

现行的信息技术教材中没有现成的德育内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德育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在信息技术中德育渗透,首先要从教材实际及学科特点出发,附着于平时知识的讲授或在上机的训练中。因此在教学中,根据课程内容适当地添加一些背景,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信息技术内容的理解,而且能让学生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案例:在讲授《自选图形的图片填充》一课时,有这样一个片段:在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背景下欣赏图文并茂的古诗词。首先出示了一张《饮湖上初晴后雨》的长方形图,配上缓缓流淌而出的诗词朗诵,让学生们感受到这首诗带来的意境: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

师:看了这张图片,听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突出的感受吗?

生:作者写得太美了。

师:是写得太美了吗?

生:西湖的风景太美了,作者又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了。

师:对,是西湖风景美,作者又把自己观察到的景象用优美的语句表达出来了。而我们啊,还可以用信息技术从更多的角度来展现它的美呢!

出示几张《饮湖上初晴后雨》不同造型的图,有椭圆形、太阳形、水波形等等。

生:哇,太棒了。

师:诗人用这么美的语言表达了他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那你们有没有什么方法来表达一下呢?

生:用信息技术知识来试试看。

……

这里,所提出的5个问题使学生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美——风景美——语言美——用信息技术知识展现美——热爱祖国”的思想迅速升华的过程,体现了信息技术教育中知识传授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和谐美。通过一张图的不同造型之间进行比较,区别它们的差异,并引导学生尝试去探究,从而引出自选图形的图片填充功能。著名教育学家斯宾塞曾说:“要尽量使儿童在快乐中掌握知识,使求知成为愉快的而非苦恼的事。”的确,在这样一个诗意盎然的背景下,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热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通过想象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情感空间翱翔,学生在头脑中已经构成一幅幅意境优美的画面,形成一种内化的情感力量,撩拨撞击学生的心弦,诱发他们深厚的情感体验,在不知不觉将德育渗透于快乐学习中。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我们经常怀着无限的赞美和敬畏心来看待的东西有二:一个是高悬在上空的星斗灿烂的天空;另一个是内心的道德规律。”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应当积极探索与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挖掘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认真、积极地进行德育渗透,使之成为学生求知、成长的动力。在实践中,我们也逐步看到点点滴滴的德育渗透在学生身上产生了可喜的变化,上机练习的时候更加遵守机房的规则了,在学校里遇到老师更有礼貌了,对待老师交待的任务更有责任心了……,这一切变化发生在学生的身上,喜在老师的眼里。相信在老师们的悉心努力下,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长期精心的培养,坚持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的渗透,定会绽开灿烂的德育之花!

备注:此表一次活动填写一张,可A4纸附页。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