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什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发布日期:2013-12-02   来源:   
<TABLE height=283 width=800 border=0> <TBODY> <TR> <TD vAlign=top width=800> <P><STRONG>  </STRONG>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学校有目的地培养(包括自我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其德、智、体、美等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BR>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围绕学校的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心理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 性和创造性,为优化学校的心理社会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服 务;为防治学生的种种心理健康问题,缩小其生理和心理的差异,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服务。 <BR>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BR>  (一) 使学生掌握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发展任务和应对策略的知识。 <BR>  (二) 培养学生的能力(诸如自学能力、耐挫能力、创造能力等),发展学生的智力(诸如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注意能力等)。<BR>  (三) 依据一定的心理学原理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习心理指导,人际关系指导,升学指导和就业指导。<BR>  (四) 对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教育,使学生掌握有关心理卫生知识,保持和增进心理健康。<BR>  (五) 对学生进行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教育,在帮助学生矫治情感、性格等方面的障碍的同时,优化上述非智力因素。 <BR><BR></P></TD></TR> <TR> <TD vAlign=top align=center>&nbsp;</TD></TR> <TR> <TD vAlign=top align=center>&nbsp;</TD></TR></TBODY></TABLE>
分享到:

相关信息